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金融处罚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警惕“疯狂的油价”再上演

来源: 经济日报  2021-06-24 09:10:06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近期油价大幅上涨,背后投机炒作风起云涌。虽然说沙特及其主导的欧佩克控制着原油供应和市场价格稳定,但是美元和美联储货币政策才是真正的关键因素。投机者的真实目的可能是通过推高期权价格加大油价波动以获利。美联储一再强调通胀压力可能是短期现象,市场预期美联储仍会在相当长时间延续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冲基金才敢于放手一搏,大举投机买涨原油等大宗商品。

      当前,世界原油市场似乎在上演变戏法,一股股猛烈的投机风潮要把油价刮上天。华尔街对冲基金正通过期权策略疯狂押注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而且鼓噪之声越来越大,好像2022年底交割的每桶100美元原油期货已成囊中之物。但是,更大的可能是,大风过后,一地鸡毛。

      观察近期油价起起伏伏,明显感觉投机炒作风起云涌,唱多者不乏其人。本周原油价格继续攀升,过去一个月,WTI价格从每桶66美元多一点涨到大约74美元;而布伦特原油则从68.30美元几次触摸75美元,达到两年多来的高位。美国银行最新的定价展望认为,布伦特原油价格明年可能达到100美元/桶;尼日利亚石油部长更是断言,如果不加大石油天然气投资,油价会暴涨到200美元/桶。当然,也有不少理性分析认为,原油期货投机很难再掀起滔天巨浪,油价一路大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这场多空激烈较量的背后,到底演绎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唱多的旗手是高盛。以其世界第一投行的江湖地位,当高盛喊出今年平均油价将达80美元/桶时,简直一呼百应,立刻引发石油期货投机狂潮。当然,高盛给出的理由非常充分而且重要。

      首先,作为“通胀之母”的石油是抵御通货膨胀的最佳对冲工具。而油价走势具体要看供求关系、美元强弱和通胀之间的关系。高盛预测,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将在2021年第二季度达到70美元/桶,此前预测为60美元/桶;将在第三季度达到75美元/桶。同时,推动此轮油价上涨的因素,包括投机导致远期价格上涨,也有由紧缩政策推动的现货溢价大幅走高。高盛建议,在未来高通胀环境下,投资者应抓住机会买入滞后的实物资产、受益于财政刺激和能源密集型复苏的资产、可以对冲通胀冲击的资产,而石油是不二之选。值得注意的是,高盛早在年初的报告中就曾提到,未来几个月投机性资金流入将稳步推高油价。

      其次,在供给方面存在结构性问题。全球化石能源资本支出大幅下降以及页岩油企业追求自由现金流,将抵消来自非欧佩克(OPEC)国家的原油供给增加。在“欧佩克+”(OPEC+)方面,即使成员国选择增产440万桶/日,今年夏季仍会留下135万桶/日的缺口,何况沙特还在为未来增产预留空间。不确定的因素是伊朗石油出口。投机者押注伊朗新当选总统不愿妥协继续核谈判,美国很可能推迟解除石油制裁。

      国际能源署月报显示,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预估将分别增长540万桶/日和310万桶/日,至2022年底全球石油需求有望达到1.006亿桶/日。世界银行最新报告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4%上调至5.6%,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也上调0.5个百分点至4.3%。这些数据都有力支撑油价向好。在高盛看来,大宗商品一直是通货膨胀的核心,关键在于,这一次不是成本推动型通胀,而是需求拉动型。

      可见,要想看清油价走势,必须先弄清楚全球通货膨胀趋势,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及其影响。市场一度传闻,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认为,美联储漠视通胀压力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资本想通过押注油价大幅上涨加以惩罚。

      不管这种说法是否靠谱,事实上,只要美联储收紧量化宽松政策的时间越晚,这些对冲基金相信自己疯狂买涨期权的胜算就越高。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当周,以对冲基金为主的资产管理机构持有的WTI原油期货期权净多头头寸较前一周骤增1638万桶,明年12月份到期的看涨期权净多头持仓量暴增。

      当前市场对油价持续上涨洋溢着极其乐观的情绪。但是,投机者有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真实的目的是通过推高期权价格加大油价波动以获利。部分对冲基金已经通过上述期权策略放大了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波动性,并买入押注波动性加大的衍生品获取不菲的收益。

      虽说沙特及其主导的欧佩克控制着原油供应和市场价格稳定,但美元和美联储货币政策才是真正的关键因素。而美国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造成了难以预料的严重影响。

      尤其是美联储一再强调通胀压力可能是短期现象,市场预期美联储仍会在相当长时间延续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于是乎对冲基金才敢于放手一搏,大举投机买涨原油等大宗商品。正如有专家坦言,越来越多国家央行货币政策都把应对通胀压力作为优先处理事项,经济恢复增长已被摆到次要位置。例如美联储的隔夜逆回购操作量屡创新高,表明当前美元流动性极度宽裕,引发更强的美元下跌预期,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包括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同日,巴西央行行长明确表示,巴西央行下一个货币政策会议将研究通货膨胀问题。俄罗斯央行也表示,将收紧货币政策并开启加息周期。

      能否遏制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很大程度上得看美联储的态度。经济学家普遍担忧通胀将加剧。有人预计美国通货膨胀率将在未来两三年之内突破20%,有可能重蹈上世纪70年代恶性通胀的覆辙。德意志银行的报告就警告说,美联储为了追求全面复苏而忽视通胀的风险,将产生可怕后果,通胀的爆发将使全球经济坐在“定时炸弹”上。这可能导致一场严重的衰退,并在全球引发一系列危机。

      美国以邻为壑、损人不利己的做法正遭遇反噬,滥用美元霸权难以独善其身。而且,反映美国是一个不敢作决断、没有担当、不负责任的大国。世界各国都要警惕起来,共同应对美国通胀的破坏性溢出影响。(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翁东辉)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警惕别有用心的高溢价收购

      2018年11月19日15时47分
    • 警惕平台过度营销借贷

      2021年01月07日09时25分
    • 深交所严密监控可转债交易

      2020年10月26日09时40分
    • 徽商银行“内斗戏”上演第三季

      2018年07月09日11时36分
    • 彭文生:经济复苏阶段要警惕信贷扩张对房地产刺激作用

      2020年06月24日09时24分
    • 警惕“征信修复”骗局

      2022年03月03日11时46分
    友情链接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简介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774353721@qq.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4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底部结束 ----------------------------->